您所在的位置:爱球网 >> 综合 >> 乒乓

上海业余乒乓球藏龙卧虎,这群平均年龄55岁的爷叔演绎全运会“奇迹之旅”

2025-08-13  来源: 爱球网 www.24iq.com 点击:

当61岁的上海选手左华荣在决胜局12平后遗憾丢分时,第15届全国运动会男团决赛乒乓球也告一段落。虽然这支由“上海叔叔”组成的队伍最终输给了河南队,屈居亚军,但进入决赛的奇迹之旅让全国看到了上海业余乒乓球藏龙卧虎的深厚底蕴——男团亚军和女团第四名的成绩,不仅刷新了上海人民乒乓球在全运会上的最佳历史记录,也用每一次对抗诠释了“爱情可以抵得上很久”。

从选拔赛到决赛场:两个月的反击之路

故事的起点是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今年3月组织的“我要去全运会”选拔赛。来自各个年龄段的335名粉丝在舞台旁挥汗如雨,争夺上海队上阵的机会。经过崇明基地的训练和打磨,专家团队综合考虑了技术风格和团队适应性,最终确定了这支男子混合团队阵容——包括石泉派出所民警温尧亮这样的中年骨干,以及70岁依然活跃在赛场上的陆剑影,还有两名前上海专业队员,汤兵和柳延恒。

“在准备的两个月里,几个上班族下班后直接去了竞技场。”组长杨家军记得,一周三次的训练从来都不含糊,有些人刚上完夜班就站在舞台上。这群平均年龄55岁的球员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训练中,目标很简单。“争取奖牌,突破上一届团体第五名的最佳成绩。”

没有人能想到,在这场比赛之前,只敢期待奖牌的球队会一路进入决赛。小组赛与北京队的较量是晋级的关键战役。全队抱着“拼每一分”的心态,3-2险胜,最终以小组第二名晋级半决赛。半决赛对阵广东队,汤兵/柳延恒的组合上演了一场复仇剧,结束了对手蒙刚雄/朱震宇的不败纪录。

杨家军说:“从小组赛到决赛,总共有6场比赛,每场比赛都是五场大战,太紧张了,看得我心脏病要犯了。”

五盘大战见真章:每一代都有乒乓传奇

在决赛中,虽然警察温尧亮在第一盘输了,但他用每一次救援的努力解释了“不屈不挠”——脱下警服是乒乓球迷,穿上队服代表上海,这让队友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70岁的陆剑影在第二盘为球队扳平了比分。白发老人在球场上跑得像飞,赢了之后,他的胳膊在欢呼,这让人忘记了他的年龄。

全运会群众组首次成立的45岁以上老兵双打成为上海队的“杀手锏”。决赛第三场双打,52岁的汤兵和51岁的柳延恒,用默契的跑位和犀利的进攻,展现了他们的勇气。面对河南组合潘京生/温宇凯,他们先输了一局,连续两场比赛,拿到了宝贵的一分。

在第四场单打比赛中,60岁的严国忠是上海业余圈的“老法师”。他比对手范良军大,但在球场上打得更积极主动。他在第一场比赛中以犀利的发球抢了第一名。虽然严国忠最终以1比2输了,但那些回合中飞出的白色球却成了业余乒乓球最动人的注脚,带着观众的欢呼声。

最激动人心的是决胜局。左华荣是一个直接的攻击,他和河南队的刘岩战斗到了决胜局。10平,11平,12平...每一个比分的交替都触动着人们的心,最后他不愿意后悔。这位常年活跃在上海中老年赛事的“直拍高手”,用一场依然光荣的失败对决,让人记住了业余选手的韧性。

教练张金荣坦言:“群众赛事没有指标,但是他们打出了专业的斗志。”

上海乒乓球的荣耀从来不仅限于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乒乓球在这个城市代代相传。今年,335人的选拔赛规模和16个区常态化的城市业余联赛让“每个人都可以打乒乓球”成为现实。

大众赛事的意义不在于金牌,而在于让更多的人拿起球拍。当叔叔们在全运会上打出精彩的对抗时,背后是上海业余乒乓球最动人的故事——只要他们一直热爱,传说就会永远在路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