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爱球网 >> 综合 >> 田径

第178场全马|“天马”行空 介哪吒为嘛没踩风火轮?

2023-10-18  来源: 爱球网 www.24iq.com 点击:

“九河下稍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一提起天津,这两句话常被提起,可具体是哪九条河,又是哪三道桥、两道关,即便是老天津卫,也不见得能张嘴就来。

跑一场久违了的天津马拉松,用双脚解读这座原汁原味的老天津城,感受津门最质朴的幽默感,一路上,各种精英跑者像是“没踩风火轮的哪吒”一样呼啸而过,刷出了PB,留下了一段“天马”行空的美好回忆

天津马拉松的乐趣,可不仅仅是哏儿!

地理图:一座因河而起的城市

之所以说九河下稍,就是形容天津的水系众多,“九河入海之处,在今天津之直沽”,当然,九河早已湮于历史之中,河道的位置就在今天德州到天津的一片地区。

三座浮桥倒是可考,《天津县志》有明确记载,西沽浮桥,钞关浮桥,盐关浮桥,是天津最早的三道浮桥。

两道关是指两个最重要的财务渠道:钞关和盐关。

所谓天津,这是中国唯一一个有史证可考的由皇帝直接命名的城市。

昔日为天子津渡,扼北方水路之咽喉。京杭大运河带动了河边小镇的发展。燕王在此渡河,始名天津,成为水路通往京城要道,与北京如同双子星座,并肩而立,互为依托,熠熠生辉。

天津自古以来所有的发展与繁盛,都与水密不可分。水的流动性,也促成了天津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

天津的城市聚落是伴随着漕运的发展而逐渐成形的,水路通畅,不但带动了南北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汇融合。

天津自1858年开埠至今,城市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再怎么变,穿城而过的海河,以及因海河而兴起的河运文化一直滋养与影响着天津人,海河两岸的城市风貌明显带有西洋文化与北方传统民俗的融合性,形成了天然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和中西文化碰撞后趣味横生的城市文化场景。

毋庸置疑,海河之于天津卫,丝毫不亚于黄浦江之于上海滩。

于是,时隔多年之后,这场重返天津老城的马拉松,整体的基调与赛道的规划,必然是以海河为主角的。

话当年:与北马同岁 却曾沦为“郊马”

今年天津马拉松的举办在跑圈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方面是因为天津这座城市本身的独特魅力,以及天津城今年以来“盘头大姨”“跳水掰掰”的超强网红属性,另一方面也有历史的原因。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天津马拉松的历史非常悠久,与有国马之称的北京马拉松同在1981年创办,是中国最早举办马拉松的城市之一。

上世纪末,北马首次向业余跑者开放,整体参赛规模首次破万,天津马拉松不甘落后,在第二年也效仿北马,举办了有大众跑手参与的马拉松赛事。

有人会问,为什么今年的天马这么火爆刷屏,疫情前却没有呢?

除了疫情期间,其实天津一直以城市之名举办马拉松,只不过从2012年起,赛事从市区挪到了武清开发区,并一直持续到2019年。

武清在哪儿?

从地理上讲,武清地处北京和天津主城区的中间位置,位于天津市的西北部,和北京的通州区、河北省香河县为邻,南与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和河北省霸州市相连。

提到武清,北京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儿有一个可以买特价名牌衣服的商业街区,叫佛罗伦萨小镇。

因此,这个马拉松名义上冠以天津之名,但实际上却几乎没有一点老天津卫的文化内容。

直到去年,天津市发布“运动之都”建设行动方案(2022—2030年)之后,天津马拉松重返天津的计划重启。根据这份方案,预计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具有天津风格和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化“运动之都”

体育运动展现着人类的拼搏精神,具体到每一个人,参与运动能强身健体,更能突破自我。一座拥有运动精神的城市,无疑在各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激情与动力,对于市民生活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游海河:歌唱祖国 感受河运文化中的东西交融

清晨,当三万跑者集结在市民广场上,热身完毕,现场的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唱响了《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响彻云天,豪迈且澎湃,重返市区的天马即将开赛。

本届天津马拉松的路线非常有特色,沿途几乎照顾到了天津主城区的所有地标建筑和景观,如五大道、民园广场、世纪钟、天津之眼。

更重要的是,天马的全马路线上,在跑到6公里后就进入了海河路段,向东南方向行进至14公里处向北过春意桥迂回,沿海河北岸返回,继续沿河奔跑,直到29公里之后,才离开海河沿岸。

总总算来,超过一半的全马路段与海河有关,此外,在全马行进到最后三公里时,就是天津水上公园的覆盖区域,也与水有关。

整场天马,不负了以河建城的天津文化。

赛程过半,过了老天津站,著名的世纪钟出现在我的眼前。大钟通体金属打造,流光溢彩,天津世纪钟,标志着一座老工业城市在新世纪的风采。

在即将离开海河沿线赛段的29公里处,永乐桥旁就是举世闻名的天津之眼。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于桥上的摩天轮,作为津门新地标,摩天轮缓缓转动之际,天津之眼徐徐睁开,注视着天津城中激情奔跑的广大跑者。

2009年正式运营的摩天轮直径达110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映衬着湛蓝的天幕,更显气势磅礴,丝毫不输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

离开海河赛段后,跑到约30公里处,城厢中路,遇到天津鼓楼。

在老天津人的心中,天津卫三件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鼓楼又堪称三宝之首,此楼自明永乐年间设卫筑城之日即开始见证天津的城市变迁。尽管今天的鼓楼已经不复当年旧造,在动荡与战乱中几毁几起,如今我眼前的鼓楼是新世纪重建而成的,但这座古典建筑的魅力仍在,崭新的鼓楼庄严屹立于津门,填补了天津城市历史上的一段空白。

再继续行进约五公里,一座王府出现在了路边——李纯祠堂,也称“津门庄王府”。

这座祠堂的背景很有意思——民国三年(1914),江苏督军李纯在北京西直门外斥巨资购得前清庄亲王府(明代权宦刘瑾旧宅),拆下琉璃瓦、雕梁画栋、墙砖、石雕等大量建筑材料运至天津,又耗时十年时间,建成了与京城庄王府一模一样的“李纯祠堂”。

李纯祠堂建筑群为三进院落,由大门、前殿、主殿、后殿、配殿等组成,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天津市近代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

在滨水赛道与历史文化的陪伴下,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跑到了赛事的终点,也是天津的新地标建筑——奥体中心,就像鸟巢之于国家体育场一样,这里也有一个更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的可爱昵称——水滴体育场。

在这里,一场马拉松又一次与水联系到了一起。

奥体中心以水为主题,体现了天津独有的城市特色。场馆临水而建,四面环水,线条轻盈流畅,如一颗清新欲滴的晨露点缀在水面之上,以其形而得名“水滴”,宏伟气派,形态优美,动感十足。

九河下梢,因水而兴,天马又以水滴为终点,其中的寓意与暗合,非常值得玩味。

看历史:一座天津城的民国掠影

天马的赛道上,浓缩了几乎整个天津城的民国史。

五大道是几乎所有游客来到天津的必去之地,这里有400余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风貌建筑,被誉为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赛道还途经坐落于海河之滨的意式风情区,这里拥有一百余座保存完整的百年历史欧洲建筑,是当年意大利在境外的唯一租界,梁启超、曹禺、袁世凯、曾国藩家族等众多名人都曾在这一代居住。

当跑到狮子林大街时,远方可见一座教堂,这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因“天津教案”而闻名海内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火烧望海楼教堂的义举,激发了天津乃至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天津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奠定了基础。

跑到南开四马路上时,我见到了著名的南开中学,这是20世纪初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创办的学校,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发源地。

作为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和南开系学校创办者,天津人张伯苓先生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今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在天马赛道沿线,还树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时刻提醒着我们,总理在年轻时代曾在天津积极投身革命。

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归国后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次年在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出狱后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趟上了伟大的中国革命之路。

在觉悟社纪念馆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故居,现辟为李叔同纪念馆。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袁世凯在天津也曾长期居住,1898年起,他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直至1907年调往北京。期间在天津大量建造豪宅,其中“天津袁世凯旧宅”为天津现存的一幢16-18世纪德式风格的小洋楼。

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人生的尾声也是在天津度过的。1934年11月,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并遭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半个月后在北平陆军监狱惨遭杀害。

听相声:掰掰和大姨,人人是捧哏

因水而兴的城市里,码头文化在城市基因中有着最深刻的烙印,而码头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由与随性,您只要听听天津特色小吃的名字:狗不理,耳朵眼儿、煎饼果子……这些非常随意而带有浓厚口语味道的小吃名,都是天津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些天津小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正襟危坐,甚至不需要碗筷餐具,拿纸一包,用手一捏,方便实惠节省时间,非常符合码头劳动人民的生活背景,终于发展成代表津门文化的特色食品。

在这些小吃中,站到C位上的一定是煎饼果子,这种发源于天津的小吃,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北京城后,逐渐成了受到全国人民欢迎的小吃品类。

在天津煎饼果子中,最著名的品牌就是南楼煎饼。

南楼这个牌子现在很火,光在天津就开了好多分店,甚至在北京也有分店,但要说最正宗和有特色的,还是位于围堤道与隆昌路交叉路口一处民房里的南楼老店。

这老店最大的特色就是营业时间:晚8点开业。

每天夜幕降临后,南楼老店门前的长队都是天津一景儿,尽管有人吐槽这种黑白颠倒的营业时间,但并不妨碍店家生意的火爆,甚至有时到了凌晨一两点,还会排起长队。

码头文化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幽默,幽默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在码头讨生活的人,性格大都开朗,乐观,积极,每天劳作之后,随性说些段子,唱些小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天津曲艺形式。

“天津人人人会捧哏”,此言非虚。

这次跑天马的一路上,沿途助威的广大天津群众非常热情,其热情又与其他城市有着明显的不同。

“介哪吒为嘛没踩风火轮呢?”“让大伙儿看看天津人民的热情”“为嘛走路呀……快跑介就到啦”……这种捧哏式助威,在其他城市可是真没见过,一会儿马三立,一会儿郭德纲,声声入耳,听着相声跑马,我还是头一回体验。

不久前,“跳水掰掰”让海河上的狮子林桥成为网红打卡景点,网络上也称之为"8A景区"。在天马赛道上,当路过这座网红“8A景区”时,我们虽然没有见到掰掰们的跳水表演,但却看到了一些正在练杂技的掰掰,也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跑者停下脚步。

此外,天津还是一座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戏剧之都,

百余年前,天津居华洋杂处之地,文化荟萃、文人云集,是中国旧戏曲的码头和新话剧的摇篮,传统与新潮在这座开放包容的东方城市交相辉映。

20世纪初,天津便已成为南北戏曲交流的重镇,京剧“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在津登台,评剧、京韵大鼓等诸多流派在津形成。

与此同时,中国话剧艺术也在天津生出枝芽。1907年,一位天津青年参与创演《黑奴吁天录》,迈出了中国话剧实践的第一步,他就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先驱李叔同。

1909年,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编导的《用非所学》上演,在随后的数十年之间,南开新剧团演出200余部话剧,周恩来、曹禺都在这里参演了多部剧目,天津也由此成为“中国话剧的摇篮”。

在天马的赛道沿线,各种戏剧元素得到充分展示,很多表演环节都加入了京剧、踩高跷、河北梆子的扮相,非常有趣。

夸赛道:补给充分、硬件合理

天津马拉松的补给保障非常充足,主办方给的官方数据是:3800箱饮料、8500箱饮水、61500支能量胶、26000个软香酥、49500个沙琪玛、26000根香蕉、26000根水果黄瓜。

作为跑者,我们对于数字没什么概念,但跑在路上,补给够不够,种类多不多,都是能真实感受到的。

此外,天马的补给站也非常值得向其他城市马拉松推广,这里的每个补给站都拉得很长,避免了进站跑者拥堵和抢水的状况发生,过站都比较从容。

天津马拉松的卫生间分布均匀,每隔2.5公里就有一处移动卫生间,这是非常体贴的安排。官方给出的一个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天马厕位共1081个,人均厕位达到28人/厕位,远高于大型活动70人/厕位,以及中国田协路跑赛事组织标准60人/厕位的要求。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严肃跑者们心心念的PB

我还没看到赛事的官方数据,但至少在我的跑友朋友圈里,已经看到好几位跑天马跑出PB的人,感觉天马宽阔平坦的滨水赛道很容易出PB。

就我本人,其实也是有可能PB的,我在半程时用了2小时3分钟,如果把起跑三公里内拥挤耗时的因素剔除,半马成绩应该在2小时以内。而在最后15公里的赛道上,我实在禁不起沿途观众的热情与捧哏,还有各种地标建筑的诱惑,不断停下来拍照、留影,因此整体用时较长。

时隔多年,天津马拉松重返天津城区,带给了跑者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以及对天津这座码头文化盛行的哏儿都全新的认识,但是,毕竟这是天马多年来首次重返城市赛道,在一些路跑赛事的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遗憾,需要在未来的赛事中进行调试和修正。

首先,在天马的比赛日,天津地铁并未有针对性地增加班次及频率,导致清晨前往赛事起点的地铁异常拥挤,

其次,可能是为了保证赛场清洁,赛会组织者禁止跑者自带饮料入场,但在入场前又缺乏足够的垃圾收纳容器,大量废弃饮料瓶散落在地上,可能与赛会的初衷背道而驰吧。

第三点,也是最值得主办方改进的一个细节,就是赛会的存包处、厕所和入场路径重合,令现场的秩序一度出现混乱,很多人不知道排哪个队是存包,是如厕,是入场……

无论如何,瑕不掩瑜,整体而言,天马是一场欢乐且热情的赛事,以一场马拉松的方式解锁海河,重新认识天津,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我能明显感受到的是,天津市对这场马拉松是下了大力气的,是非常重视的,把城市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客人,把最精华的文化展示给客人。

就照这个办赛的认真劲儿,天马,跻身中国顶级马拉松赛事的未来可期!

预祝天马越办越好!

毛大庆博士,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注册建筑师,专栏作家。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任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副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间内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成就斜杠人生》、《全黑军团》、《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

马拉松爱好者,截至2023年10月,已完成全程马拉松178场。荣获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2年2月受邀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第97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2023年第七届世界马拉松WMC777完赛选手,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