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陈芋汐暖心鼓励全红婵,冠军风度永远比竞技成绩更有含金量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双人 10 米跳台决赛的领奖台上,陈芋汐与搭档掌敏洁举起金牌的瞬间,定格了竞技体育的荣耀时刻。350.22 分的总成绩、五轮全程领跑,这对来自上海的 “临时搭档” 展现出惊人的默契,凭借完美发挥始终领跑,最终夺得冠军。
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陈芋汐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搭档张家齐夺得双人十米跳台冠军,此前两人还在东京奥运会该项目中夺金;四年之后的大湾区全运会,搭档换成了同样来自上海的掌敏洁,陈芋汐成功实现了全运会女子双人 10 米跳台的卫冕。
![]()
上海体育代表团在全运会再添一金。
赛后,陈芋汐面对媒体时,没有沉浸于夺冠的喜悦,在回答提问时特意鼓励国家队的老搭档全红婵:“希望能一起携手走上更大的舞台”。在笔者看来,这句充满温暖的话语,比金牌的光芒更具穿透力,更让人们读懂了竞技体育真正的魅力 —— 真正的冠军乃至伟大的运动员,不只是能在比赛场内靠成绩说话,更在于拥有那份穿透胜负、温暖人心、以德服人的冠军风度。
竞技体育的赛场从不缺少胜负之争,奖牌榜的数字总能直观衡量赛事成果,但那些超越胜负的人性光辉,才是体育精神的核心要义。在大湾区全运会中,陈芋汐、全红婵分别代表上海、广东出战,确实是赛场上的直接竞争者;然而,在国际赛场,尤其是近两个奥运会周期,她们更是并肩作战的黄金搭档,一同为中国跳水队斩获诸多国际荣誉。恰恰是这对 “王牌姐妹花” 的横空出世与良性竞争,打造出中国体育军团女子 10 米跳台的 “黄金双保险”,更凭借自身精湛技艺与顽强拼搏,进一步扩大了跳水运动的影响力。
![]()
图为陈芋汐(右)/掌敏洁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马思嘉摄
在笔者看来,冠军的风度,首先源自运动员在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竞技赛场的核心是比拼,但绝非 “你死我活” 的零和博弈。陈芋汐与全红婵的关系,正是这种认知的最佳范本:她们是赛场上的竞争者,此次全运会分属不同组合,一夺金一获第五,差距清晰;但她们更是国家队的战友,曾并肩在国际赛场为中国跳水赢得荣誉。陈芋汐没有因一时的胜利而轻视对手,反而牵挂全红婵的伤病恢复,这份 “不把对手当敌人,只把对手当同行者” 的清醒,让她跳出了 “唯成绩论” 的局限。
这样惺惺相惜的一幕,其实早在巴黎奥运会就已上演。当时,17 岁的全红婵蝉联奥运会女子 10 米跳台冠军,陈芋汐最终以 4.9 分之差摘得银牌。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全红婵坦言:“比赛完在想,自己拿了金牌是不是不对啊。” 她还提到,知道陈芋汐训练也很辛苦,“上一届是我拿,这一届也是我拿,所以没有特别开心”。

陈芋汐、全红婵是队内良性竞争的标杆,得益的是中国跳水队乃至中国体育代表团。
无论是巴黎奥运会全红婵在单人项目夺冠后的表态,还是大湾区全运会陈芋汐在双人项目夺金后的发言,两位优秀选手都没有丝毫飞扬跋扈,反而时刻牵挂着对手的伤病恢复与心情感受。这份体谅与珍视,打破了 “同行是冤家” 的刻板印象。她们都明白:竞技之路从非坦途,自己也曾历经伤病与波折,正是这份共情,让她们的鼓励显得格外真诚,也为冠军光环增添了温暖的底色。
冠军的风度,更来自惺惺相惜的互相尊重,源自对体育精神的敬畏。真正的冠军,从不会将成绩视为 “理所当然”,而是能看见荣耀背后的汗水与协作。陈芋汐与掌敏洁从动作 “配不齐” 到全运会夺冠,历经无数次磨合与调整,赛后她直言 “非常不容易”,既感谢自己的坚持,也暗含对搭档的认可。这种对拼搏过程的敬畏,让她没有将金牌归为个人独功;而她对全红婵的鼓励,本质上也是对 “运动员共同成长” 这一过程的珍视。
![]()
11月6日,上海队组合陈芋汐/掌敏洁在比赛中。最终,她们获得冠军。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在广州市举行。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推迟一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让原本不具备参赛资格的全红婵因年龄达标得以参赛。14 岁的她凭借 “水花消失术” 横空出世,夺得女子 10 米跳台单人冠军。尽管当时 16 岁的陈芋汐在该项目屈居亚军,但她并没有太多沮丧与懊恼。
彼时,她曾这样评价全红婵:“小红确实跳得很好,她也让我想到了 2019 年大邱世锦赛的自己,做任何动作好像都那么容易、几乎完美。” 说到底,比全红婵大 2 岁的陈芋汐,更早遇到过身体发育对竞技实力造成的困扰,也更深知全红婵当下的伤病与低谷,是每个运动员都可能遭遇的困境 —— 从全红婵身上,陈芋汐仿佛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如今这份体谅,既是对他人的关怀,也是对竞技规律的尊重。
冠军的风度,还体现在对事业的坚持、对搭档的感恩上。接受央视采访时,陈芋汐边哭边承认,“巴黎奥运会结束之后,我就没想过自己还能再站上10米台了,我觉得那种压力和当时那种状态,说实话,我就是想逃。”只是,陈芋汐并没有逃,而是不断咬牙坚持,实现了突破自我。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就认为:“运动员都要咬牙,因为到一定程度,就会特别辛苦特别困难,这时候需要给自己打气,要忍一下,再坚持一下,多坚持一会。真的过来了,也就顶过来了。”
![]()
5月26日,上海安踏队组合陈芋汐(右)/掌敏洁在比赛后。最终她们获得冠军。 当日,2025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新加坡世锦赛选拔赛、全运会跳水项目资格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在武汉举行。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从全国冠军赛的临时搭档,到世锦赛的强势夺金,再到全运会的登顶,没有放弃的陈芋汐与新搭档掌敏洁的夺冠之路,满是磨合的艰辛。赛后,陈芋汐直言 “磨合非常多,非常不容易”,并感谢自己的坚持。这份对拼搏过程的清醒认知,让她更看重团队协作的力量与共同成长的价值。这种不居功、懂感恩的态度,与她对全红婵的鼓励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冠军运动员应有的精神风貌与从容风度。
竞技体育赛场内外,那些被永远铭记的传奇,往往不仅因辉煌战绩,更因卓越风度。李宁在赛场失误后仍微笑致意,彰显了 “一切皆有可能” 的从容;丘索维金娜为患病儿子征战多年,用坚持诠释了超越胜负的母爱与责任。对于年轻的体育迷而言,金牌的激励或许短暂,但这种跨越竞争的情谊与包容,能教会他们更理性地看待胜负,更成熟地面对人生路上的挑战。
![]()
2024年8月6日,冠军中国选手全红婵(中)、亚军中国选手陈芋汐(左)、季军朝鲜选手金姬燕在比赛后。 当日,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在巴黎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对于中国跳水队来说,陈芋汐、全红婵之间这种良性的队内竞争氛围,远比简单的金牌数量更能支撑队伍长久保持竞争力。广大跳水迷期待着,眼下受伤病困扰的全红婵能早日康复,未来仍能和陈芋汐代表中国跳水联袂征战,继续守护中国跳水的 “黄金双保险”。
原标题:《观点:陈芋汐暖心鼓励全红婵,冠军风度永远比竞技成绩更有含金量》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本文作者:容道
题图来源:新华社
- 2025-11-07观点:陈芋汐暖心鼓励全红婵,冠军风度永远比竞技成绩更有含金量
- 2025-11-07津门健儿 厉兵秣马
- 2025-11-07三地“驭风而过” 六次“无感通关”
- 2025-11-032025南昌马拉松期间,选手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
- 2025-11-03“村跑”解锁乡村文旅新体验,变赛事人气值为发展热力值|新经济观察
- 2025-11-03最快女护士再夺冠!周末参赛血赚110000,时间线被扒,网友吵翻天
- 2025-11-03【一线传真】现场超燃!2025杭州马拉松开跑,3万跑者邂逅最美风“警”线
- 2025-10-29棉3创意街区在马拉松举办之际成功召开特色活动
热点足球
![]() |
自加盟巴黎以来杜埃15场... |
| 北京时间10月22日,杜埃在冠军联赛第三轮比赛中... |

您所在的位置:





